endaan,「歷史」、「故事」之意。而身體,作為文化容器,在裝載歷史和故事之餘,如何又能縫接腳下的土地、往返於現代性碎裂下的時空? 2012年由太魯閣族原住民藝術家瓦旦.督喜(Watan Tusi)創立的「TAI身體劇場」,也在Ising Suaiyung(朱克遠)的並肩...
「狩獵」不僅是原住民族群的生活方式,在當代藝術的場域中更逐漸成為一種創作命題。它承載著原住民族與土地的關係、傳統文化的維繫、身分認同的矛盾,以及世代間知識傳承的困境等。泰雅族藝術家Yabun Yuma(蔣沛珊)與太魯閣族藝術家Rngrang Hungul(余欣蘭),皆是以狩獵為創...
原住民族的文化與藝術隨著環境的變動而產生形式與內涵上的變化,那是有機生命企求存續的能量釋放與極力追索。口傳故事/神話的蔓延與再蔓延,正伴隨著原住民族生存的景況與藝術的發展與開疆闢土持續。 夏曼.藍波安長久以來身體力行海洋民族的生活,與海(Wawa)對話、學習...
從傳統藝術的角度來說,臺灣原住民族擁有精巧的演奏樂器,包含鼻笛、口琴、弓琴、口簧琴、打擊樂器、杵樂、臀鈴等。原住民的樂器雖然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漸趨式微,目前也見許多部落重新製作樂器,結合現代的表演形式,重新探索原住民族樂器的可能性。臺灣原住民表演藝術文化資產豐富,傳統類的展演形式...
前言 1987年臺灣社會面臨戒嚴結束,臺灣原住民族開始了透過藝術創作發展走向文化復興的道路,許多部落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新崛起的部落藝術家和工匠也因此獲得了一席之地,以突破傳統限制的方式發展他們的創作實踐。 於是,八十年代的美學、本土藝術和認同再次被重新討論。藝術創作反映了當代...
台灣大部分的人對伊斯蘭中東地區不是很熟悉,我也是,故雖耳聞沙迦雙年展(Sharjah Biennial)多年,作為一個東亞小島上的原住民藝術研究者(甚且通常帶有高度的性別政治立場),不太覺得會與那遙遠的伊斯蘭藝術世界有親近關係。我相信我研究的藝術家也是。雖然,其實相較於台灣其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