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3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3 表演創作徵件簡章
  • 活動專區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新視野影像」競賽簡章
    • Pulima藝術節
      • 節目總表
      • 同盟關係 成果展
      • 策展團
      • 歧路身林 The Body of Forking Paths
      • lamaljeng 它們看上去不夠老
      • 真正人系列—蹲站坐臥
      • Mtukuy 播種者
      • 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
      • 裹山
    • 表演新藝站
      • Padan 搖擺人
      • Calay 絲線
      • Karawakan 鋤穢.譜新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壇人物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3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3 表演創作徵件簡章
  • 活動專區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新視野影像」競賽簡章
    • Pulima藝術節
      • 節目總表
      • 同盟關係 成果展
      • 策展團
      • 歧路身林 The Body of Forking Paths
      • lamaljeng 它們看上去不夠老
      • 真正人系列—蹲站坐臥
      • Mtukuy 播種者
      • 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
      • 裹山
    • 表演新藝站
      • Padan 搖擺人
      • Calay 絲線
      • Karawakan 鋤穢.譜新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藝壇人物

藝壇人物為歷屆Pulima藝術獎得主,及Pulima藝術節合作藝術家之資料庫。欲知更多Pulima藝術家詳情,歡迎點選藝術家個人網頁或粉絲專頁。
  • 關鍵字
  • 姓名
  • 類別
搜尋
視覺及造型藝術

豆宜臻

hewen a ta:in tawtawazay

1993出生於苗栗,賽夏族,來自南庄kaehkaeh’oe’an(八卦力部落),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目前工作旅居於台北。2015年返鄉自我田調追尋家族史,找路、找名字、找自己,直到2020年才完整了hewen a ta:in tawtawazay這個名字;近年入山尋找祖...

表演藝術

TAI身體劇場

TAI Body Theatre

TAI身體劇場2012年由太魯閣族原住民藝術家瓦旦‧督喜創立,成員多來自台灣各族群青年,在花蓮搭設的鐵皮屋作為「工寮」排練場,實驗探索原住民新的身體語彙。   TAI,源於太魯閣族語,意思是「看」、「瞧」,是藝術總監瓦旦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凝望與反思:「除了傳統祭儀或觀光化表演,原住民樂...

視覺及造型藝術、表演藝術、音樂、影像藝術

兒路創作藝術工寮

Elug Art Corner

Elug是太魯閣語「路」的意思,用「兒路」這個詞彙翻成中文,「希望像兒童一樣,以很無畏、乾淨的心靈,去走祖先的道路」。   兒路創作藝術工寮(以下簡稱「兒路」),創立於2015年,花蓮縣秀林鄉銅門部落。創辦人東冬·侯溫以自身童年無畏無懼,哪裡都敢去又什麼都敢做的記憶,...

表演藝術

蒂摩爾古薪舞集

Tjimur Dance Theatre

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為臺灣⾸⽀以排灣族當代為主體性的全職舞團。2006 年由團長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創⽴,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擔任舞蹈總監暨編舞家。以排灣族地磨兒部落為根據地,嘗試從排灣族傳統樂舞的學習過...

視覺及造型藝術

魯碧‧司瓦那

Ruby Swana

【撰文/嚴瀟瀟】 在1994年正式開始投身藝術創作之前,台東出生的阿美族藝術家魯碧·司瓦那曾在台北打拼十二年,百貨業櫥窗設計的工作經驗讓她在思維方式、身體感等各方面累積了創作基礎,更容她深刻體認到自己與自然素材在審美與精神上的親近。1995年,魯碧擔綱花蓮「山海觀阿美木雕藝術祭」...

視覺及造型藝術

伊祐‧噶照

Iyo Kacaw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阿美族人,對他而言,創作是精神延續與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其形式風格擅長以碎形或切剖的木條,重複連接和堆疊的線性語彙來形塑造型,不斷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透過作品詮釋一種現實存在狀態。

影像藝術

曾于軒

Posak Jodian

Posak Jodian,生活於台北的阿美族人。Posak是名字,Jodian是父親之名。Posak有著民族語言學與傳播學背景,並主要以紀錄片作為方法,及自身的族群身份為起點,透過長期的田野研究關注部落的傳統領域形塑,以及離鄉原住民的都市生活;亦同時參與於各群眾運動的場景中,以及青年在城市縫隙間的各...

表演藝術

布拉瑞揚舞團

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

布拉瑞揚舞團由台灣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2015年在台東成立。舞團的創作與團員的訓練是走進山裡勞動,臨岸吟唱,一趟趟的田野踏查,不斷挖掘自身蘊含的傳統與文化,從這再出發,發展獨具的身體動作與語彙。作品除受邀於各地演出,也巡演至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北京,香港等。 ▶粉絲專頁(FB)

視覺及造型藝術

林介文

Labay Eyong

2008年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浮游空間設計系取得碩士學位。擅以編織結合金工技法進行複合媒材創作的林介文,作品關注族群遷徙、女性議題、自我認同等面向,並以此探討時空變異中傳統文化與現代都會生活交互影響下之意義消長與反思。2011年更與大學摯友陳若軒共同出版《嫁妝》攝影文集。書中從翻起滿佈塵埃的衣...

表演藝術

古羅文君

Miru Xiumuyi

台灣泰雅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稻草人現代舞團團長暨製作人、泰雅風情舞蹈團藝術總監,跨領域當代藝術家暨獨立策展人。2009 年起《足 in─特定場域舞蹈創作系列展演》於古蹟、畫廊、咖啡館、廢墟、樹屋、台北當代藝術館發表之演出製作人。2014年蕭壠國際藝術村跨領域藝術類駐村藝術家。2...

視覺及造型藝術

齊丹‧亞勒茲

Cidal Yalezih

阿美族的齊丹•亞勒茲,深受太太家族的泰雅文化影響,以觀察者的角度將泰雅族在現代社會遭遇的問題,利用裝置、油畫,及多媒體等創作手法呈現出來。  

視覺及造型藝術

伊誕‧巴瓦瓦隆

Etan Pavavalung

生於三地門鄉達瓦蘭部落的排灣族,1980年代正值青年的伊誕,曾參與野百合運動,當時他應用百合花圖紋呈現不同語彙,影響往後的創作風格。作品常見百合搖曳的樣貌、失根的姿態,是讚頌傳統文化的美好亦是隱喻排灣族文化日漸消逝。來自Pulima家族的創作者,不只使用傳統媒材,更有創新的思維及呈現。近年伊誕發展獨...

視覺及造型藝術

巴豪嵐‧吉嵐

Pahawlan Cilan

母親為臺東大武的排灣族,父親則是外省人,原漢混血的巴豪嵐吉嵐,就如同他的血統,在創作的思考裡也不斷的透過跨越來探求自我。自小不斷的四處遷徙,接觸各種族群讓巴豪嵐.吉嵐看待事物的角度與一般原住民藝術家不同,在一段旅程遇到一群阿美族祭師之後,他開始了一場自我與神靈間對話的藝術創作;對於自我、傳統、神靈的...

音樂

章素琳

mic.usay.munali‘

2019 Pulima表演新藝站巡演創作者。現為幽法電子樂團主唱,從原舞者開始,直到回台東真柄部落學習祭典領歌者的過程,最後在幽法啟動了音樂創作之路。 2013年幽法的專輯《純粹的融合病歷》曾入圍2014第四屆金音獎最佳電音專輯獎,本次作品《aynuko》在入選2018 Pulima 藝術節時...

表演藝術

高旻辰

Aulu Tjibulangan

2019 Pulima表演新藝站巡演創作者。屏東縣來義鄉義林村排灣族人。九歲開始學習芭蕾舞和現代舞,國高中就讀舞蹈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從小就有自己是身為原住民的文化意識,常常想像自己是部落大武山上盤旋翱翔的老鷹,在部落文化與舞蹈的經驗中蘊育涵養自己,不斷地學習成長。現為布拉瑞揚舞團BDC...

表演藝術

朱克遠

Ising Suaiyung

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畢業。曾任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專案經理、TAI身體劇場專職舞者。現為TAI身體劇場舞者及行政、2020年「我們都是原舞者」特展策展人。

表演藝術

邱瑋耀

Dahu

1997年生,來自台東延平鄉布農族,畢業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七年一貫制舞蹈系。目前積極投入於國內外各項藝文相關活動。 創作風格偏向於舞蹈劇場,2012-2019其間參與國內外各大舞蹈節活動及舞團演出,如Youth BALLET PRESENTS、國際兒童舞蹈聯盟 daCi、YOUSAKOI SO...

表演藝術

羅斯瑪麗 Rose Mary

Besu Yumin

2018年臺灣原住民變裝皇后大賽冠軍。來自桃園復興區卡拉部落,現為專業變裝表演者。羅斯瑪麗以不同藝術型態展現性別模糊的表演及作品,以影像、表演、時尚,及文化,完成這樣的理念。Rose Mary, 像帶有迷迭香味道的玫瑰花,呈現難捉摸卻又使人著迷的感受。舞者、歌手、變裝皇后以各種不同型態,呈現沒有特定...

  • 1
  • 2
  • 3
  • 4
  • 5
  • 下一頁
第 1 頁 / 共 5 頁
瀏覽人次 1419921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