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文特輯
  • 返:河流.野地.部落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特約編輯|鄒欣寧
 
起初,這個專題的名稱叫做「返田野」。但幾乎一開始,田野二字就註定成為一個被拋棄的詞彙。問題在於如何尋找替代字眼。

這個首先出現在人類學領域的詞彙,近來被大量挪用於包括藝術創作在內的不同領域。一如人類學家,藝術家去到一個地方,用零碎短暫的時間或大量長期的時間佇留於這個地方,不只觀察,而是跟著過起他人的生活,最終以此經驗為素材,完成(不一定)預定的目的性行動,也許是一部民族誌,也許是一個藝術創作。

選擇拋棄「田野」二字,正因為以上這段描述相對純淨的文字,無法完整映照出人類行動的複雜度,特別是一個具有藝術家身分和自我認同的人,究竟何時、因著哪些契機生起創作慾望和動力,而終於把他停駐的「地方」和「地方生活經驗」視為「田野」和「做田野」,當中種種千頭萬緒,可能連當事人也難以廓清。(因為政府有補助╱因為要寫論文╱因為受委託或邀請而申請╱執行,可能是相對容易指認的一種)

而田野的不適用於原住民藝術家,更在於他們經常選擇往╱返的,是自己所出身的部落。回部落跟去田野,做部落跟做田野,之於擁有原住民身分的人們,存在更多需要自我辯證的魔鬼細節。任何一個部落都不是單純的他方或家鄉,而不同身分所意味的權力階序和資源多寡,也無時不刻影響置身當代部落的我╱群關係。更不用提「田野」所帶來的倫理詰辯:將他人或他方視為素材時,如何謹慎處理掠奪、消費、「拿了就走」,以及資源和利益分配等問題。

選擇摘掉田野二字,並非從這些提問中脫身,而是把太容易導向目的性或其他想像的不適切標籤先移開,回到人和他們的行動上。三個社會身分不同的人:影像創作者、文學創作者、工坊執行長兼策展人,因著不同的機遇和動力前往╱返回自己的部落,在部落過生活或探尋過去的生活。他們選擇深入認識的是一個空間或地方:河流、耕地與山林,部落,隨之開展與他人的連結,而這些連結也持續與他們停駐經驗交織成一股動態關係,連帶也使「目的」或「結果」隨之浮動。

這一連串效應終將形成動盪和沖積。這個專題試圖捕捉當下的些許片段,作為與未來對話的紀錄,然而,其他有待凝視並提問的還包括了:「返」的行動怎樣帶動部落社群關係的重新塑造,身分和行動該劃分到怎樣的標籤下、孰為手段孰為目的……在已迭遭傳統和當代的鏡像反覆沖刷的原住民部落和社群中,這些動態的交織又將如何與整個台灣當代社會交互作用?
 
看文章

用身體經驗一條河—Posak Jodian「Lakec渡河」計畫

樹洞裡的果實-Apyang Imiq開出的那朵身體

「做」部落是不孤單的-訪蓋亞那工作坊執行長ibu istanda takiscibanan

特約編輯  鄒欣寧

曾任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寫藝文也寫自然,嘗試融二者於一爐。曾參與的出版品有《偏偏遇見台南》、《如此台南人》、《種樹的詩人》、《咆哮誌》、《打開雲門》等。近年文章散見端傳媒、博客來OKAPI、新活水、經典雜誌、電影欣賞、澳門城與書、PAR表演藝術等線上媒體或實體刊物,同時陸續集結於個人網站{沒用的森林}。
瀏覽人次 2428089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