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壇人物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藝壇人物

藝壇人物為歷屆Pulima藝術獎得主,及Pulima藝術節合作藝術家之資料庫。欲知更多Pulima藝術家詳情,歡迎點選藝術家個人網頁或粉絲專頁。
  • 關鍵字
  • 姓名
  • 類別
搜尋
音樂

歐開合唱團

歐開合唱團自2004年成軍,即以黑馬之姿榮獲臺灣重唱大賽冠軍,之後更創下臺灣A Cappella 界的紀錄:共獲臺灣及國際共23 項大獎;多次受邀與The Swingle Singers、The Real Group、The Idea of North 等世界最頂級的A Cappella天團同台演出...

視覺及造型藝術

安聖惠(峨冷‧魯魯安)

Eleng Luluan

秉持親近自然的概念,以自然質樸特性材質作為創作材料,作品理念源起於女性溫柔慈祥特色,形式如溫柔母胎孕育的湖水輪廓,以溫潤穩重石材表現,以金屬纏繞, 結合焊接與石板素材構成,彼此依附攀延並駐生此地,彷彿自這片土地孕生,輝映有限生命的經歷,並回歸對天、土地的感動與感恩。作品總是充滿著無限的張力與爆發力,...

視覺及造型藝術

阿旦‧達魯札隆

Adan Dalujalung

來自屏東排灣族的阿旦‧達魯札隆,原以木雕、陶塑未表現手法,直至2000年被布農文教基金會邀請至台東創作,開始探索鐵雕及石雕技法。拙然且充滿趣味的作品特色亦是透露出藝術家性格,對於部落的生活經驗及情感了然於創作之中。 ▶https://reurl.cc/e9V4xQ

視覺及造型藝術

巴特虹岸手作坊

PateRongan

巴特虹岸手作坊是噶瑪蘭族的杜瓦克.都耀和纖維藝術家陳淑燕結合部落工藝師所創立,是透明且半開放的工作室和展演空間,夜晚散發著誘人的竹籐燈光,這裡除了是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與展覽空間外,也是積極推廣在地手藝與自然素材的創意工作坊,成為連結在地手藝、自然生活與藝術交流的平台。工作坊秉持用回歸傳統手藝及在地素材...

表演藝術

陳曄瑩

Nikal

陳曄瑩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主修創作。現從事表演藝術工作與舞蹈教學。身為創作力旺盛的原住民新生代,她曾參與多個國內知名表演藝術團體的演出,包括優劇場、江之翠梨園劇團、飛人集社、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安娜琪舞蹈劇場、許成崴製作個人創作:《漂.島物語》發表於關渡美術館,2015夏威夷世界舞蹈聯盟演...

表演藝術

原舞者

多次榮登於國內外知名劇場的「原舞者」,是一個包含各個原住民族人與傳統文化精華的長老級舞團。團隊集結了各界學長者及劇場工作者的專長與經驗,著重田野調查並再現傳統祭儀典禮的原始質樸。團隊致力於傳承原住民文化,定期舉辦示範講座、文化生活體驗營及推廣活動,為原住民劇場之先驅。   ▶htt...

影像藝術

江薇玲

Sipnadan

江薇玲曾參加2008年原住民族電視台所舉辦的「原住民數位影音人才培訓」,並在結業時獲得青睞,在這樣的契機之下,開啟了以紀錄式影像的創作風格。之後為拓展個人視野與認識更多的族群文化,曾在世界各地遊歷。2014年回台後,回到自己的故鄉蘭嶼,用開闊的觀點聚焦在身旁發生的故事。正因為題材與自身息息相關,更能...

視覺及造型藝術

希巨‧蘇飛

Siki Sufin

希巨‧蘇飛為台東都蘭部落阿美族藝術家,於Pulima藝術獎入圍的是木雕作品「Kowan飛魚」。在阿美語中「Kowan」用來指稱海上的飛魚,和山林裡的一種老鷹,因為阿美族的老人家相信,山林和海洋是相對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形塑了阿美族的生活哲學和祭儀文化,但是環境的惡化、已造成了自然的質變,以及飛魚...

視覺及造型藝術

依法兒.瑪琳奇那

Eval Malinjinnan

布農族藝術家依法兒.瑪琳奇那,曾旅居日本及美國,近年旅行途經澳洲,發現澳洲原住民藝術發展蓬勃,開始思索如何以「說故事的人」的概念應用到「畫中有話」。 依法兒在面臨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流失的處境及相關議題,思索身為原民藝術家,除了藝術市場外是否有其他途徑能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以及認為身為原民藝術家更應抱...

音樂

因卡美明(雲力思)

Inka Mbing

來自新竹泰雅族的因卡美明與大多數原住民家庭相同,年幼時因部落生活不易,必須舉家離開部落遷入都市。年輕時在民歌餐廳演唱,渾厚具爆發力的嗓音獨樹一格而頗受注目。有感九零年代當時原住民生活處境的弱勢,捨身原住民運動,從此致力於母語教育、部落文化傳承,並前往各部落錄下逐漸失傳的傳統歌謠,記錄泰雅族的文化,更...

視覺及造型藝術

磊勒丹‧巴瓦瓦隆

Reretan Pavavaljung

1990年生於屏東排灣族達瓦蘭(大社)部落,出自工藝世家,在充滿藝術涵養的環境之下學習各種傳統技藝。高中期間就讀藝術學校,用更開闊的視野習得更多的創作技能,自此認定以藝術創作為志向,創作至今。 「我不想記錄我們跳舞的樣子、衣服的樣子,而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衣為何而穿、舞為何而跳?」-磊勒丹‧巴瓦瓦...

視覺及造型藝術

曾春子

Lisin Giyaw

阿美族的曾春子生於名為Kenoy(根奴伊)的部落,因緣際會參加公部門辦理的工藝課程,喚醒對於傳統技藝的記憶,並開啟創作的一生志願。因時代變遷,不只是環境地貌的改變,曾春子有感於文化的流失,在版畫、線繡、織染等創作裡融入部落意象與故事,只為再現部落活力與族群之美。  

音樂

阿努・卡力亭・沙立朋安

Anu Kaliting Sadipongan

阿努來自花蓮豐濱鄉阿美族港口部落,曾經離家求學與工作,28歲時帶著積蓄返鄉,並積極參與部落的大小事務,實踐阿美族青年的責任並找回傳統文化的尊嚴。這些年致力於音樂創作、部落文化傳承以及母語的推廣,2010年獨立製作 EP《呼喚》,也為其音樂生涯立下基礎。 ▶個人網站 ▶https://ww...

視覺及造型藝術

蔡秋楓

Lobaw Basaw

賽德克族的蔡秋楓嫁入同有織布文化的泰雅族,並定居在台北烏來。對織布有濃厚興趣的蔡秋楓和在地的泰雅織女共同學習織布,且研發出各種文創商品,並成立「雅楓工作坊」。  

視覺及造型藝術

曾秉芳

Lahok Oding

曾秉芳來自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在作品中,幾乎看不見原住民元素,也沒有特定的型或是圖騰。從部落搬至都市生活二十多年間,對後來的生活環境與母體文化間出現認知與情感的斷裂,成了尋找自我身分認同的混淆、矛盾及衝突感,進而表達在作品中。其實曾秉芳並未正式拜師學藝,在投入繪畫時,靈感主要來自學生時期熱愛閱讀、大...

音樂

以莉‧高露

Ilid Kaolo

花蓮吉納路安部落阿美族。但自小從台北長大,自詡為都市原住民的她曾經是踏著高跟鞋,穿著洋裝的都會女子。然而內心阿美族的火種不曾熄滅,引領著她在「原舞者」與「野火樂集」唱出部落的歌。移居宜蘭南澳後,她投入有機稻米栽植,成為了左手種稻、右手寫歌的音樂人。開始著手將多年來輾轉曲折的生活經歷,轉化成一首首動人...

視覺及造型藝術

尼誕‧達給伐歷

Nitjan Takivalit

尼誕.達給伐歷出生於屏東排灣族達瓦蘭(大社)部落,熟知他的人習慣稱之:達給(Taki)。在一趟自我追尋的旅途之中,意識到對創作的熱愛,重新回到部落開啟漫漫藝術生涯。 長年為部落服務的達給,從作品就可以看出對部落、文化的關懷,不論是抒寫心情、觀察環境的主題創作,皆透露出濃厚的關愛。擅長將不同材料結合...

視覺及造型藝術

劉美怡

Kiko

成長於瑞芳海岸邊,雖遠離原生台東部落,但生活模式承襲著長輩一貫的阿美族式生活,成為她創作的重要源頭。畢業於花蓮師院美勞教育學系,學院的研究和探索本質精神,使其克服克難的做陶環境,擺脫傳統刻板的陶藝創作路徑。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下一頁
第 4 頁 / 共 5 頁
瀏覽人次 2427296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