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文特輯
  • 現身說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PEOPLE

「返:河流.野地.部落」專題

起初,這個專題的名稱叫做「返田野」。但幾乎一開始,田野二字就註定成為一個被拋棄的詞彙。問題在於如何尋找替代字眼。

這個首先出現在人類學領域的詞彙,近來被大量挪用於包括藝術創作在內的不同領域。一如人類學家,藝術家去到一個地方,用零碎短暫的時間或大量長期的時間佇留於這個地方,不只觀察,而是跟著過起他人的生活,最終以此經驗為素材,完成(不一定)預定的目的性行動,也許是一部民族誌,也許是一個藝術創作。......
Click

已經到什麼時候了?maya' a taboeh hayawan(羅媛)《tabin 'inowan 保存期限》

命名的縫隙 於maya' a taboeh hayawan(羅媛)而言,《tabin 'inowan 保存期限》就像一個提問,一個在部落生活、習藝多年的青年,因沿途遭逢過許多生命故事所帶出的疑問。它也形成本次演出名稱中的賽夏族語標題,tabin在賽夏族語裡,是時...

文|盧宏文 圖|原文會
2024/10/18

到處存在的關係,到處不存在的我 Piya Talaliman(李偉雄)《變形記—關係的界線》

由於我撰寫本篇文章時,創作者仍在重新盤整創作概念與發展演出內容,唯一可確定的是,創作者Piya Talaliman(李偉雄)與共同創作Temu Masin(徐智文),總是不停地探索著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由於創作主題定調於關係,此間變化豈能窮盡,恐怕直到上場前仍在變...

文|盧宏文 圖|原文會
2024/10/18

《Pa’icel x Picul x 得力量》蔻兒亭・阿道・冉而山:像是脫下一層薄如蜻蜓翅膀的皮

夏天後,蔻兒亭・阿道・冉而山(Karding・Adaw.Langasan)就要升上大學三年級,主修社會學,在學校裡擔任原住民社團的幹部,也協助爸爸的劇團「冉而山劇場」的行政工作。作為一名行為藝術創作者,正在為《Pa’icel x Picul x 得力量》進行一連串的學...

文|廖昀靖 圖|原文會
2024/10/08

荒野的世界,沒有人要被驅逐——游恩恩《tnpusu 起個圓》

2015 年游恩恩(Lihan Umaw)決定要變性。首先得要取得精神科專科醫生的診斷書,他開始頻繁地從南部上台北看診,「那時候叫做『性別認同障礙』,後來才改叫『性別不一致』。」一連串的門診關卡,包含需要晤談近十次。「網路上很多資訊,尤其都一定要你『很女性』,不然醫生覺得你只是變...

文|廖昀靖 圖|原文會
2024/10/08

《remakat kita 從這裡到那裡》潘巴奈:脫皮,有一個純粹的人在裡面

1963 年在吉安鄉南昌村娜荳蘭部落開幕的「阿美文化村」,是台灣第一個民俗文化村,直到 2022 年熄燈。橫越六十年的歲月,為這塊土地帶來深遠的影響。這份影響也綿延到了表演藝術創作者潘巴奈(Pan Panay)身上。 從小參加花蓮市吉寶竿部落的 malalikid,巴奈和大...

文|廖昀靖 圖|原文會
2024/10/11

當策展成為原住民族青年文化實踐

大約10年前開始,屏東縣內的八個原鄉部落逐漸發展出一種著重於部落在地藝文產業、部落生活型態,以部落為策展空間的社區型藝文活動,賦予「藝術季」、「生活節」、「生活藝術季」之類的藝文活動名稱。社區節慶(community festival)是具有共同主題,並在一定的時間內策畫一系列的...

文|Dremedreman Curimudjuq 廖敏 圖|Terudj Tjucenglav
2022/12/26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頁
第 1 頁 / 共 6 頁
瀏覽人次 2427068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