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目前居住在非原住民鄉鎮市的「都市原住民」已經超過台灣整體原住民人口的一半註解1,年輕的都市原住民二代在身份認同的追尋上,也因為與原鄉分離的現況面臨許多挑戰。「水能給予生命,也能奪走一切。」這樣的無常,正是生命與創作的本質,亦是兩位都市原住民青年創作者——qubing偕志語與Siyat Moses阮原閩——共同面對的詰問。
他們的創作如水一般,以各自清澈或狂暴的姿態,與生死、記憶及土地相依。他們探索自身認同路徑「一個在水面上,一個在水面下」:偕志語選擇向內「深潛」,在記憶的暗湧中打撈自我,是浸入式的回溯;而阮原閩則展開了外向的「測繪」,透過批判傳統圖紋的工業化、符號化,親手編織一個屬於自己的身份宣言。他們透過創作,展現出當代原民青年面對身份認同時深刻的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