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3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3 表演創作徵件簡章
  • 活動專區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新視野影像」競賽簡章
    • Pulima藝術節
      • 節目總表
      • 同盟關係 成果展
      • 策展團
      • 歧路身林 The Body of Forking Paths
      • lamaljeng 它們看上去不夠老
      • 真正人系列—蹲站坐臥
      • Mtukuy 播種者
      • 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
      • 裹山
    • 表演新藝站
      • Padan 搖擺人
      • Calay 絲線
      • Karawakan 鋤穢.譜新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活動專區
  • Pulima藝術節
  • 歧路身林 The Body of Forking Paths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
      • 2023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3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3 表演創作徵件簡章
  • 活動專區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
      • 2022 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MATA TIFF)「新視野影像」競賽簡章
    • Pulima藝術節
      • 節目總表
      • 同盟關係 成果展
      • 策展團
      • 歧路身林 The Body of Forking Paths
      • lamaljeng 它們看上去不夠老
      • 真正人系列—蹲站坐臥
      • Mtukuy 播種者
      • 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
      • 裹山
    • 表演新藝站
      • Padan 搖擺人
      • Calay 絲線
      • Karawakan 鋤穢.譜新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歧路身林 The Body of Forking Paths
古羅文君 Miru Xiumuyi
人生路徑上總會面臨不同命運的未知「歧路」,身體在這行走過程當中因此疊映出多重姿態。越過千百年形成獨特多樣性的原住民族,移動串接出一條條各自分歧又彼此交會的生命紀錄,輝映著不同地域所衍生出來的神話傳說。而時代跨越時代來到此刻,不管是部落原住民或是都市原住民,這些「當代原住民」的歧路境遇,處在這個時代的斷裂和游離當中,除了延續原來的神話傳統,也正試著創造新的傳說故事。如同山林間的植物群相,原生種子在出生地生根發芽,也四處擴散至各地繁茂,甚至被移植到遙遠的異鄉落地成長,它們枝葉混雜交錯衝突而和諧,編織覆疊出一段段豐富生命的身體地圖。
 
— 策展人古羅文君 Miru Xiumuyi

我生長自台南,母親是新竹縣尖石鄉梅花部落泰雅族人、父親為隨國民黨來台的湖南省芷江縣人。數十年出生及生活工作都在台南,儘管山上仍住著許多親戚,我對於梅花部落的印象僅有兒時與母親上山的記憶,和隨母親於國外表演交流時的遙想感觸。回望過去的人生歷程,我們像是飄散於外地的種子,在外地成長、成就。但血液內的呼喚,使我走向尋根之路。

回家途中雖然面對歧路,但看得見森林就在前方。這次,我期待透過策展計畫,帶來藝術的種子,將當代舞蹈引入部落日常,讓編舞家、各領域藝術家及表演藝術工作者於部落山林間,呈現身體與自然的對話,並拍攝舞蹈影片,分享藝術創作的靈光,紀錄人與森林之間的交遇,呼應自身當代策展與創作實踐的經驗背景,回溯傳統文化的知識與學習,連結彼此歧義又同途的生命脈絡和藝術想像。

《歧路身林The Body of Forking Paths》將從台南為起點往返新竹縣尖石鄉梅花村,邀請編舞家周書毅、羅文瑾,以及影像導演黎宇文、藝術家葉海地、藝術教育者張雅錦等人,從部落踏查、當代舞現地排演的錄像紀錄與拍攝、以及文化體驗和創作啟發工作坊各個階段的行走路徑,希望在各種歧路相會之間,讓部落族人們觀看當代舞者於山林間現地演出自然編舞的回應和對照,以及來自異地的藝術家以身體x植物為創作概念的「舞、影、繪」體驗工作坊的接觸、對話與交流當中,拉近傳統文化、部落日常與當代藝術彼此體會與相互認識的距離。
策展人
古羅文君個人照   攝影│王竹君
古羅文君個人照 攝影│王竹君
古羅文君
Miru Xiumuyi
泰雅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
稻草人現代舞團團長暨製作人
泰雅風情舞蹈團藝術總監
跨領域當代藝術家暨獨立策展人

2009 年起《足 in─特定場域舞蹈創作系列展演》於古蹟、畫廊、咖啡館、廢墟、台南安平樹屋、台北當代藝術館發表之演出製作人。2014年蕭壠國際藝術村跨領域藝術類駐村藝術家。2015年起以舞蹈身體概念及元素為基底的策展計畫陸續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國藝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專案)、臺南文化中心地下藝廊及戶外廣場、臺中20號倉庫、以及台南老爺行旅6798 Gallery發表展覽。2019年撰寫並出版《足in‧動與感之境遇—稻草人現代舞團特定空間舞蹈創作演出》舞蹈專書。
部落踏查

  • 梅花村古家的男性離世較早,多由女性支撐家務。策展人的曾祖母仍有文面,之後便已失傳。
     

  • 策展人母親古秋妹年輕時曾任梅花村學校教師,與教授觀光樂舞,下嫁給外省人後移居台南。受到佛教影響,改以佛舞為創作方向。
     

  • 策展人的祖父於日本殖民時期即任職警察至國民政府時期。古家是梅花村具有聲望,也是第一個擁有彩色電視的家族。

  • 圖中央黃色衣服為梅花村長陳文斌。圖後背景為長老教會及文健站。

  • 現為梅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古屏生,為知名的原住民風味餐廚師。踏查期間帶領Pulima策展團部落巡禮及教授野菜知識。

  • 古家的古厝裡有一個文物保存及展示空間,提供部落族人回憶歷史和生命過往。

  • 策展人古羅文君的母親古秋妹年輕時曾任梅花村學校教師,與教授觀光樂舞,下嫁給外省人後移居台南。受到佛教影響,改以佛舞為創作方向。深受母親影響。策展人也曾多次跟隨母親至世界各國文化交流及表演。

  • 策展團經由部落踏查及舞蹈體驗,對於古家的生命故事有更多的理解與體會。

  • 策展人古羅文君及母親於新竹梅花部落接待Pulima策展團來訪。

系列活動
more
more
more
精彩影音
瀏覽人次 1419885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