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文特輯
  • 藝術觀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ART TALK

「身體的古代:原舞者之後」專題
 

如果「儀式與身體」始終是討論原民劇場時,無法迴避的認識層,我們更要穿透它而看到在多重現代性、殖民經驗及國家主義不斷夾擊之下,一種「身體的古代」所具有的美學潛能。原舞者在九零年代初誕生於原民文化復振、本土主義及新自由主義匯合的社會語境,通過有志青年的集結與文化界的支持,實地進入部落採集、學習歌謠和樂舞,經過一定的再結構化之後,於舞台上搬演,時稱「文化展演」(胡台麗語),以文化身體拼回原民經受長久的殖民經驗中不斷流失的文化。
Click

差異的圓圈,重複的聚散

面對回返部落後在生活場域近郊策劃的第一個展覽,策展人陳豪毅在「蹲站坐臥-真正人」中提出的關鍵字,指向的是在物質經驗、人我關係、行為場所與環境條件的沉浸與交往中形成的身體姿勢與沉默表達,乍看之下仿若趨近傳統的復返宣言,以一種明爽捷簡的姿態。然而,「蹲站坐臥-真正人」的內部,事實上形...

文|黃瀞瑩 圖|原文會
2020/12/23

從ramaljeng到lamaljeng:《lamaljeng它們看上去不夠老》的現場身體與三張照片

讓我印象深刻的現場藝術(Live Art),或者說,當我對於「現場藝術」還沒有任何概念的時候,闖進我的知覺與腦海的一場現場藝術演出,就是2017年5月威尼斯雙年展的德國館安娜.因霍夫(Anna Imhof)的《浮士德》(Faust)。這個由德國館改裝的現場藝術劇場演出,在排隊的時...

文|龔卓軍
2020/12/23

動態聚合.破壞重生

一個類聚是如何形成一個「偶發事件」(happening),使得整體大過各部分總和的?答案之一,就是傳染(contamination)。我們受自身的遭遇(encounters)而傳染;騰出空間給他人時,這遭遇便會改變我們。一旦傳染改變了世界創製的計畫,新的共有世界與新的方向可能會就...

文|龔卓軍 
2020/10/30

藝術的活化性- 加拿大國家藝廊Àbadakone合作策展

藝術的活化性,使作品不再是距離與制式的展示,而是如何透過裝置、展演、錄像、參與,賦予其空間、物件、概念的動態生命力。

文.圖|Biung Ismahasan彼勇.依斯瑪哈單 中山大學社會系巴清雄助理教授提供
2019/12/19

陰性的顯像- 關於原住民當代藝術的一種續寫的可能

2010年以後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某種轉向是有脈絡可循的。它迥異於2000年代的主流論調,卻又傍之而生、若即若離。

文.圖|呂瑋倫
2019/12/13

在溪與橋之間 測量當下和歷史之距

2017「返身南島II」亞洲行為藝術節在去年11月舉行,由Vũ đức toàn(越南)、Satit Raksasri(泰國)、阿道.巴辣夫.冉而山、劉于仙、摩力.旮禾地(冉而山劇場)、陳孝齊、江源祥、張婷詠、周孟曄、瓦旦塢瑪等藝術家來到花蓮太巴塱部落,以七天時間共...

文|吳思鋒
2018/04/25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下一頁
第 3 頁 / 共 4 頁
瀏覽人次 2427238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