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文特輯
  • 現代的你?新一代原住民藝術的連結與跨越 原住民族 vs.當代藝術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現代的你?新一代原住民藝術的連結與跨越

原住民族 vs.當代藝術

2016/03/08
文/王瑞芬 圖/哇大創意提供 出處 / 《原視界TITV雙月刊》10期

走過歷史對原住民藝術家既有的印象,生活在當代的年輕原住民創作者,其作品該以何種樣貌展現個人風格,甚或延續文化內涵?這次策展從新一代的創作思維出發,試圖以時代微觀原住民族藝術的發展。

由哇大創意整合有限公司所策展「現代的你?新一代原住民藝術的連結與跨越」,邀集6位1970年代後出生的藝術家,透過各自擅長的藝術表現形式,傳達對環境、社會、文化、部落等議題的深度關注,作品雖跳脫既定的「原住民族藝術」印象,但創作的養分、內涵仍源於土地。從年輕世代的創作中,看見新一代揮灑無限可能的原住民族藝術。

跨越世代 看見年輕pulima新思維

這次參展的藝術家包括曾獲得2012年南島國際美術獎首獎的林琳、第一次回鄉展出的東華大學教授王昱心,以及多位曾獲得2014 Pulima藝術獎的創作者,其展出的作品雖仍以常見的傳統原住民創作素材如:陶、石、木、貝殼、線材等為主,但形式表現與創意思維卻是跳脫時空。

卑南族和西拉雅族身分的王昱心,以純熟的陶藝技法,訴說回到初心、回歸本質的創作,其系列作品之一「文化的種子」,傳達出不管任何種子如果養分充足,一定可以長出自己的樣貌;太魯閣族的東冬‧侯溫認為,現代人不應被樣板文化框限,而是要去實踐、去理解文化內涵,這次透過「織路」的現場表演行為,以模擬織布的經緯線,展現現代原住民青年的各式生活樣態;持續進行織布與書寫創作的賽德克族林介文,將書寫的文字製作成手工書,再將書中內容轉化成裝置藝術展現。

來自卑南族的林琳認為人與環境的關係失衡,試圖以創作尋求內心平靜,找回原始原初的自己;向來關心環境議題的阿美族人伊祐‧噶照,則形容海洋是生命的原初,作品「海洋變奏曲」將傳達海洋被破壞的深刻感受;而同為阿美族人的撒部‧噶照,則擔憂孩子們會逐漸與自己的文化、語言脫節,他透過在土地裡撿拾的古老陶片,連結過去與未來。

回列表 「唱!PAIWAN」排灣族跨界音樂會 一場用古謠尋根的生命禮讚
瀏覽人次 2431612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