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0年前開始,屏東縣內的八個原鄉部落逐漸發展出一種著重於部落在地藝文產業、部落生活型態,以部落為策展空間的社區型藝文活動,賦予「藝術季」、「生活節」、「生活藝術季」之類的藝文活動名稱。社區節慶(community festival)是具有共同主題,並在一定的時間內策畫一系列的活動。它是從社區內部發展而來的,主要推廣並積極宣傳社區內具有地文化特色。(Clarke et.al. 2011)。早期由部落自主辦理的藝文活動有春日鄉的喚我草地音樂節,到後幾年的quma田間生活節、Matazuwa生活節、Kapanan部落文化音樂節以及一年最後的力氣等等,這些都是從部落生長出來並且透過部落組織間的跨界合作,共同攜手打造具有強烈部落主體性的藝文活動。
這股來自部落的地方型藝術活化運動風潮日漸興盛,原住民族青年策展也逐漸成為當代原住民族青年文化實踐的方式與媒介。青年策展人在部落場域進行藝術行動,串聯部落內外組織來共同策劃,促進部落內及參與者間彼此對話、思考、交流與實踐。然而,也許對某些人來說,部落營造和藝術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因此,當青年策展人以當代藝術策展手法進入部落時,要面臨的挑戰可能不會只有資源找尋和資金多寡那麼單純。青年策展人除了要策畫展演內容之外,同時也要平衡部落族人既有的生活感及民眾的參與性。透過在部落策展,拉近部落與參與者的距離。青年策展人試圖用不同的手法引導參與者思考與討論部落日常生活議題,讓參與者能更貼近部落土地,更了解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共同思索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本文將以芋下生活藝術祭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資料收集、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原住民族青年如何透過策展成為文化實踐者。在剛起步苦無資源的狀況之下,策展人Terudj Tjucenglav(得陸‧鳩浙恩澇)如何將芋下生活藝術祭舉辦至今年的第六屆?本文主要探討的方向為,目前芋下生活藝術祭發展與現況,策展人如何串連部落力量共同舉辦芋下生活藝術祭。第二,策展人如做到跨部落的青年串聯及國際共製,讓芋下生活藝術祭成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平台,並且能夠給提供更多部落在地青年組織對於舉辦部落藝文活動的規劃及運作上有所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