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2024表演新藝站
  • 《Pa’icel ☓ Picul ☓ 得力量》—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X 戴雲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Pa’icel X Picul X 得力量》—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X 戴雲

 
「在遷徙勞動與土地歷史的反思中,面對各種環境,人造自然的限制與掙扎,如何在一種難以適得其所的處境裡創造自我與群體連結的儀式。在部落到都市之間,以衝撞和輕煙的混濁時間,尋找當代身體的力量可能。」—周伶芝 (2023Pulima表演創作徵件競賽評審)
 
《Pa’icel X Picul X 得力量》發想自人類學的「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脫離群體、獨自上山並接受嚴苛的考驗,使部落年輕人成年。從五零年代至今,透過移動與勞動,穿梭至他方求學、工作等,這一抽離原有社群的過程,也構成了當代原住民通過儀式的另一種起點。作品由兩個二十歲的身體發聲,以行為藝術形式,通過嗅覺、聽覺及視覺的物件與身體的關係,尋找最純粹的力量。在充斥符號、偏見、歧視和標籤的世代裡,穿越、通過或掙脫這些束縛,拾起最初的身體與歌聲,最終指向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

以身體為主題,探索在 sakala-tamdaw 成而為人的過程。


創作/製作群
編導創作/行為者: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行為者:戴雲 ljazunlung selep
執行作:
曾啓明 
行為藝術創作顧問:阿道.巴辣夫.冉而山 | 葉子啓 | 劉于仙
文化學習創作顧問:亞榮隆‧撒可努 Sakinu Yalonglong
技術統籌/執行:混將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
➤ 專訪|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Pa’icel x Picul x 得力量》蔻兒亭・阿道・冉而山:像是脫下一層薄如蜻蜓翅膀的皮
➤ 創作者自我介紹影音
➤ 作品介紹影音




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Karding Adaw Langasan
來自花蓮太巴塱部落,台灣大學社會系二年級。Talo’an no Faloco’心的工寮創辦人。目前持續執行「每個月20號行為習作練習」透過身體、智慧:汲取知識之旅會經歷思維想法打碎、解構、再重構的「循環歷程」。
瀏覽人次 2428217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