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藝文特輯
文藝事
現身說
藝術觀
國際面
藝壇人物
藝壇人物
國際網絡
Pulima藝術獎
2025 Pulima藝術獎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線上報名
活動專區
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計畫
2024表演新藝站
《Pa’icel ☓ Picul ☓ 得力量》—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X 戴雲
《remakat kita 從這裡到那裡》—潘巴奈 X 黃雅農
《Tnpusu起個圓》—游恩恩
《tabin 'inowan 保存期限》—羅媛
《變形記-關係的界線》—李偉雄 X 徐智文
媒體專區
媒體報導
精彩影音
展演櫥窗
藝文行事曆
藝文活動登錄
關於我們
會員專區
歷屆活動
首頁
Pulima藝術獎
2025 Pulima藝術獎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藝文特輯
文藝事
現身說
藝術觀
國際面
藝壇人物
藝壇人物
國際網絡
Pulima藝術獎
2025 Pulima藝術獎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線上報名
活動專區
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計畫
2024表演新藝站
《Pa’icel ☓ Picul ☓ 得力量》—蔻兒亭.阿道.冉而山 X 戴雲
《remakat kita 從這裡到那裡》—潘巴奈 X 黃雅農
《Tnpusu起個圓》—游恩恩
《tabin 'inowan 保存期限》—羅媛
《變形記-關係的界線》—李偉雄 X 徐智文
媒體專區
媒體報導
精彩影音
展演櫥窗
藝文行事曆
藝文活動登錄
關於我們
會員專區
歷屆活動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為持續累積原住民族當代藝術風貌,Pulima藝術獎自2020年起特設立提名觀察人,擴充徵件管道以發掘更多創作能量、引發藝術批評及凝聚論述,進而促進原住民族藝術之發展。
2025第七屆Pulima藝術獎由本屆籌備委員會推薦六位提名觀察人,其任務為蒐集、發掘、深入研究符合本獎項宗旨之當代藝術作品並於每季提出提名名單並撰寫提名理由。獲提名之作品,工作小組得另行通知,函請提供相關影音記錄資料,作為初審參考。
豆宜臻 hewen a ta:in tawtawazay
苗栗賽夏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視覺藝術創作者,文化工作者。主要關注原住民族當代藝術發展、傳統文化變遷、自我認同等議題,喜歡聆聽被遺忘的記憶。近年以展演作為方法,透過創作、策展、文化活動,探討族群文化的變遷。
吳思鋒
小劇場工作者,久居東部。主以評論、書寫與編輯工作參與劇場,兼及策劃、製作。關注小劇場的實踐及其譜系的重新閱讀、非都會區劇場的創作與運作、劇場生態與機構化、評論與媒介等面向。
李韻儀
1976年出生於臺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2001年移居臺東,透過策展實踐、經營獨立藝廊創造展演平台等,致力於臺灣東岸藝術創作發展的觀察與記錄。2004年起經營「女妖在說畫藝廊」,一個以女性分享包容與自由精神運轉的東海岸藝文空間。2017~2024年為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策展人;現為「臺灣女性藝術家協會」副理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黃瀞瑩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藝術觀點ACT》企劃主編(2019年至今)。長期關注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與相關於原民場域之實踐行動,自2005年開始參與原住民當代藝術之創作者訪談、評論與研究至今。文章與主編之專題散見於《藝術認證》、《藝術觀點ACT》、《Pulima Link》。
楊育傑
1961年出生於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三,曾任搭加里揚之戰重演總策劃。主要關注平埔原住民文化研究及從事當代藝術創作。近年策劃「被遺忘的埔姜葉藝術特展」 、「一起來分紅-阿公店溪消失的地景《後紅聚落》藝術計劃」、 「《搭加里揚之戰重演》環境劇場行動展演」。
盧宏文
現居於花蓮,因在原住民族創作者及其生活態度上深受啟發,開始長期關注其創作環境、概念和作品,並以此作為2017年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之書寫主題。相關訪問文章或劇評,散見於Pulima Link網站、PAR表演藝術雜誌、表演藝術評論台,及葫蘆樂園:劇場發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