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111年7月29日
*本季會議由提名觀察人提名自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完成或展演之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完成/展演
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2021PALAFANG花蓮跳浪藝
術節──主題展覽「後花蓮八 景」》 策展人:Nakaw Putun |
2021.10.16-2022.01.10
花蓮縣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
展覽緊扣「後花蓮八景」的題目,探問當花蓮成為景觀,或是所謂都市後花園這樣的旅遊介紹背後的各種部屬。透過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揭露風景之後的權力結構、生產機制與歷史沉積。
在展覽場地外,巧妙安排了林介文作品《停工》與Iyo Kacaw的《如果海只剩下風景》,不斷提醒著美麗山海背後,其實滿載著對於環境與居住者的迫害,前者透過織布的軟性覆蓋,後者把鋼筋彎成流動造型,將控訴提升至更升入人心的層次。展場中兩件充滿玄思的創作,王煜松《花蓮・花園》與邱承宏的《觀音》,則提醒常被觀者視而不見的泥土與廢料石塊裡蘊藏著豐厚時間秘密。 策展人巧妙編織藝術家們的限地作品及新、舊作於展覽中,使展覽不只停留在展間,還能擴散至作品所指向的花蓮地景脈絡,將生活痕跡放回風景中。 |
Pulima表演新藝站 潘巴奈 《Calay絲線》 |
2022.5.20-5.22 台北市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
黑暗中,身體不同節奏、力度的震動,令人感受到自然節氣的運行。一具看得見過去、現在、未來的身體,引領著靈魂走向返鄉之路,表演者細細體察路上的一切,即使是看似靜止的陶壺,都是在一連串順應天時的過程中所生成,且仍持續處於動態中。此作品亦是如此,不執著於傳統,但也不困於當代,只是細緻對待母體文化,生活於其中,動能自然不停湧現。 |
陳彥 Qawin Tube 《點酒.波紋》 /Msqun聚人計畫:轉生時刻 |
2022.5.24-6.5 花蓮縣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創作者以軟雕塑暫留一個儀式時間的片刻,彷彿不斷回憶起點酒的瞬間,傳統文化的涓滴溪流,一點一滴被溫柔承接,甚至滿溢。雖然展品呈現是靜態的,但因為是動態時間的一道切面,也彷彿儀式尚未結束,永遠在進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