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111年11月29日
*本季會議由提名觀察人提名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完成或展演之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完成/展演
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余欣蘭 Rngrang Hungul
《我是女人.我是獵人 》 /2022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 節-變化球 |
2022.10.22-2023.1.2
花蓮縣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
《我是女人.我是獵人》是余欣蘭尚未上映的紀錄長片《揹獵物的女人》的短版作品。此作記錄身為女性的母親,在強調性別分工的年代裡突破禁忌、說服眾人,使自己成為獵人的故事。在女獵人的故事中,Gaya體現的不是被近現代族群所以為的僵固制約,而是某種動態的社會平衡性。在此前的短版影片中,導演透過對於母親的對話與追蹤,拼湊獵人的知識與生活,尚未大量著墨「女」獵人於此社群、身分的特殊性。不過從目前露出的線索與片段來看,整個拍攝計畫應牽涉著更大的格局,「女」獵人的身影也會越來越清晰。不過無論如何,此作的起手式已經觸及過去隱伏在某種二元表象下的辯證性,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
Posak Jodian 《Misafafahiyan 蛻變 》 /海洋與詮釋者 |
2022.10.22-2023.1.15 台北市 本事藝術 |
此作以馬太鞍部落七十歲的變裝表演者皓皓為拍攝主角,透過對話、編導、側拍追憶皓皓70年代在台北、日本的紅頂藝人史,與晚年回返家鄉後,一邊開理髮廳、一邊操持變裝舊業的部落生活。相較於過去對於某種原真性的追求與想像,某些曾經匿跡於上世紀移工世代的經驗、混生都市的原住民身體,開始在當代藝術場域顯現,原住民族的「歷史圖像」於此越來越複雜;其中就包括在某種現代性眼光下極其奇觀、在許多原鄉部落裡卻又極其日常的原住民變裝表演秀。Posak以貼近的關係、重製的手法,還原、記錄這個迷幻又真實的時空。另一層面,從近年的一些藝術發展到「紀錄片」的加入,也諭示了過去被高度隱喻的原住民酷兒叢象,終於開始出現寫實轉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