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壇人物
  • 林介文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林介文

( Labay Eyong )

類別
視覺及造型藝術
人物簡介
2008年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浮游空間設計系取得碩士學位。擅以編織結合金工技法進行複合媒材創作的林介文,作品關注族群遷徙、女性議題、自我認同等面向,並以此探討時空變異中傳統文化與現代都會生活交互影響下之意義消長與反思。2011年更與大學摯友陳若軒共同出版《嫁妝》攝影文集。書中從翻起滿佈塵埃的衣櫃開始,布料紋理揭示對奶奶(bubu)的各種微小印象與回憶,相機對焦記憶線索,將我們拉進時間流,循著記憶線索與布紋,在綿綿交織的手感中緩緩追索。2014年,不受限於媒材與形式,游刃於傳統與當代之間的林介文榮獲Pulima藝術獎首獎殊榮。2016年,邀請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泰雅族30名「織女」,共同創作新城(太魯閣)車站公共藝術〈織路〉,將一件件束之高閣的毛衣拆解還原成線球,重新編織,織出她們對家鄉的情感,以及回家的路。 

▶https://www.facebook.com/labayneyong/
人物經歷
獲獎紀錄Awards:
第三屆Pulima藝術獎 首獎 The First Prize, 3rd Pulima Arts Award, 2016
第二屆Pulima藝術獎 首獎 The First Prize, 2nd Pulima Arts Award, 2014
 
經歷:
2020年 Pulima藝術節《裹山》計畫策展人
2016年《一座島嶼的可能性》台灣美術雙年展 / 臺灣國立美術館
2016年《原來的樣子》創作聯展 / 台灣當代一年展
2015年《現代的你?》新一代原住民藝術家創作聯展 / 花蓮松園別館 / 台東生活美學館
2014年《佛在海灘上》/ 林茲電子藝術節 奧地利林茲
2013年「南島藝術家駐館計畫」駐村藝術家 /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3年《童年遊戲場》聯展 / 高雄兒童美術館
2013年《交叉口.異空間-兩岸四地聯展》/ 深圳 / 香港 / 澳門 / 高雄
2012年《跨番籬海外棲包屋原住民當代藝術》駐村藝術家 / 棲包屋文化
中心 新喀里多尼亞
2011年「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計劃」駐村藝術家 /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0年《紙房子-國際聯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0年《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計劃》駐村藝術家 / 高雄市立美術館
相關消息
  • 2017/12/07 不是為了傳承,是為了我自己
相關作品
Yaku Kuyuh 我是女人 ( 2014 ) --林介文
布拉瑞揚舞團 回列表 古羅文君
瀏覽人次 2428475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