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類別
展覽
主辦單位
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活動費用
免費
活動簡介
由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主辦的「基隆潮藝術」將於 9 月 26 日至 10 月 26 日登場。基隆潮藝術邁入第十年,展覽規模與藝術家陣容全面升級,過往「基隆潮藝術」主要展區為正濱漁港至阿根納造船廠遺構一帶,本屆將串聯 19 組藝術創作,橫跨基隆的山、海、城三大區域,邀請民眾以藝術視角深入認識基隆,感受港都嶄新的文化地景。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首度將展區擴展至多個行政區,邀集來自國內、外 15 組藝術家團隊進駐創作,並結合藝術市集與一系列展演活動,讓藝術成為串連城市與人群的媒介。
延續去年基隆市美術館開館的藝文能量,今年更首度啟動屬於基隆的「藝術孵育計劃」,公開徵件不限國籍、年齡、性別與創作媒材,首屆選出何昆瀚✕林毓恩、周柏慶、陳亮璇、張子恩等 4 組創作團隊, 以在地、藝術與觀光為核心概念,發展與基隆城市空間互動的創作。 2025基隆潮藝術由策展團隊「水谷藝術」策劃,邀請策展人陳晞與韓國策展人姜帝旭(Jeauk Lucas Kang)共同策展。策展團隊以基隆的城市樣貌、自然環境與歷史脈絡為出發點,帶領藝術家深入各個城市場域,創造與城市文化共鳴的作品,企圖展現基隆文化流動性的新面貌。除此之外,此次潮藝術台韓策展人國際聯手,也將聚焦於台韓當代藝術向「終戰80年」的回望與致意。策展人陳晞表示,基隆是一座在山、海、城之間的狹小腹地中,孕育文化多樣性的港都城市;關於城市生活與藝術文化的流動性,都在不同的族群文化、地理與自然環境之間創造想像與新的故事,邀請觀眾細細感受。
2025基隆潮藝術 展出資訊
展出日期:2025年9月26日(五)至10月26日(日)
展出地點:山展區(基隆塔至信二防空洞)、海展區(基隆城際轉運站、正濱漁會大樓、原民會館觀海平台與阿根納造船廠)、城展區(中山陸橋、委託行商圈、海洋廣場與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執行單位:水谷藝術
總策劃:彭才瑄 策展人:陳晞、姜帝旭 Jeauk Lucas Kang
展覽統籌:林暐婷、周歆
前期統籌:林佩儒
行銷專案:翁家德、蕭岷峯
主視覺設計:湯湯水水設計工作所 黃梵真
合作單位:左下角工作室、見書店、社團法人基隆市野鳥學會、委託行商圈發展協會、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海濱奇浩部落聚會所、財團法人春風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1915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雞籠文史協進會
國際合作單位:韓國Global Peace Arts & Culture Foundation (PACF)、韓國MINDBOOM
特別感謝:伊日藝術計劃、就在藝術空間、DOPENESS ART LAB
如需進一步採訪或媒體素材,歡迎聯繫
新聞聯絡人|翁家德 0970-105-750,weng389@gmail.com 台灣策展人|陳晞,sidtjh@gmail.com
延續去年基隆市美術館開館的藝文能量,今年更首度啟動屬於基隆的「藝術孵育計劃」,公開徵件不限國籍、年齡、性別與創作媒材,首屆選出何昆瀚✕林毓恩、周柏慶、陳亮璇、張子恩等 4 組創作團隊, 以在地、藝術與觀光為核心概念,發展與基隆城市空間互動的創作。 2025基隆潮藝術由策展團隊「水谷藝術」策劃,邀請策展人陳晞與韓國策展人姜帝旭(Jeauk Lucas Kang)共同策展。策展團隊以基隆的城市樣貌、自然環境與歷史脈絡為出發點,帶領藝術家深入各個城市場域,創造與城市文化共鳴的作品,企圖展現基隆文化流動性的新面貌。除此之外,此次潮藝術台韓策展人國際聯手,也將聚焦於台韓當代藝術向「終戰80年」的回望與致意。策展人陳晞表示,基隆是一座在山、海、城之間的狹小腹地中,孕育文化多樣性的港都城市;關於城市生活與藝術文化的流動性,都在不同的族群文化、地理與自然環境之間創造想像與新的故事,邀請觀眾細細感受。
2025基隆潮藝術 展出資訊
展出日期:2025年9月26日(五)至10月26日(日)
展出地點:山展區(基隆塔至信二防空洞)、海展區(基隆城際轉運站、正濱漁會大樓、原民會館觀海平台與阿根納造船廠)、城展區(中山陸橋、委託行商圈、海洋廣場與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執行單位:水谷藝術
總策劃:彭才瑄 策展人:陳晞、姜帝旭 Jeauk Lucas Kang
展覽統籌:林暐婷、周歆
前期統籌:林佩儒
行銷專案:翁家德、蕭岷峯
主視覺設計:湯湯水水設計工作所 黃梵真
合作單位:左下角工作室、見書店、社團法人基隆市野鳥學會、委託行商圈發展協會、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海濱奇浩部落聚會所、財團法人春風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1915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雞籠文史協進會
國際合作單位:韓國Global Peace Arts & Culture Foundation (PACF)、韓國MINDBOOM
特別感謝:伊日藝術計劃、就在藝術空間、DOPENESS ART LAB
如需進一步採訪或媒體素材,歡迎聯繫
新聞聯絡人|翁家德 0970-105-750,weng389@gmail.com 台灣策展人|陳晞,sidtjh@gmail.com
聯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