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複審公告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表演創作徵件競賽 決賽競演資訊
      • 表演創作徵件得獎公告
  • 活動專區
    • 2025Pulima藝術節 | 家鄉在那路彎過去一點
      • 作品介紹|《在城市裡整經——pinakaitan》
      • ◎專訪|詹陳嘉蔚Djubelang Badalaq
      • 作品介紹|《織,造的邊界》
      • ◎專訪|尤幹.尤勞 Yukan. Yulaw
      • 作品介紹|《在哪裡的蝸牛》
      • ◎專訪|何晏妤 Naceku
      • 作品介紹|《rayrayrayray》
      • ◎專訪|Ihot Sinlay Cihek 卓家安
      • 作品介紹|《回·聲Sounds of Belonging》
      • ◎專訪|潘巴奈 Pan Panay & Baden Hitchcock 希貝登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心流:在記憶與物質間的凝視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複審公告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表演創作徵件競賽 決賽競演資訊
      • 表演創作徵件得獎公告
  • 活動專區
    • 2025Pulima藝術節 | 家鄉在那路彎過去一點
      • 作品介紹|《在城市裡整經——pinakaitan》
      • ◎專訪|詹陳嘉蔚Djubelang Badalaq
      • 作品介紹|《織,造的邊界》
      • ◎專訪|尤幹.尤勞 Yukan. Yulaw
      • 作品介紹|《在哪裡的蝸牛》
      • ◎專訪|何晏妤 Naceku
      • 作品介紹|《rayrayrayray》
      • ◎專訪|Ihot Sinlay Cihek 卓家安
      • 作品介紹|《回·聲Sounds of Belonging》
      • ◎專訪|潘巴奈 Pan Panay & Baden Hitchcock 希貝登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心流:在記憶與物質間的凝視

活動類別
展覽
主辦單位
現代畫廊
活動費用
450元 :最低
600元 :最高
活動簡介
心流:在記憶與物質間的凝視 在當代藝術的語境裡,「心流」既是創作者全然投入時的專注狀態,也是觀者沉浸於作品時的精神體驗。當心靈被引導至無我之境,語言的框架與時間的重量被暫時卸下,文化的記憶與物質的質地開始以純粹的能量流動起來。本次現代畫廊於 Art Taipei 呈現四位藝術家,分別從符號、文明、哲思與能量出發,在差異的語言裡編織出共鳴的場域。

展覽以「凝視」為軸線,強調作品與觀者之間的相遇不是瞬間的辨識,而是透過觀看的持續性打開的心靈迴路。藝術如同流動的能量,能觸動文化記憶、引發情感共鳴,並延展為深層的精神思索。靜置的作品散發著無形的「氣場」,邀請每一位走近的人進入、沉澱、感受。 四位藝術家,四種語言,一個共振的場域 王 澤:符號流轉的文化映照 「符號如潮水,記憶在畫布上起伏流轉。」

藝術家王 澤王澤以經典漫畫角色《老夫子》為符號母體,抽離原本敘事脈絡,轉化為鮮明色彩與符號化圖像,帶有普普藝術的自由精神。觀者在熟悉與陌生之間遊走,既看見童年記憶的回聲,也感受到文化在時代更迭中的折射。這種轉譯揭示了符號如何在大眾語境與藝術語境之間流動,引導人們在幽默與諷刺的張力裡思索社會與文化的變化。

施力仁:文明與生命的物質凝鍊 「金屬燃燒過的光澤,承載著力量與文明的回響。」 臺灣藝術家施力仁以金屬凝煉生命與文明的張力,他筆下的犀牛、赤兔戰馬等形象超越動物原型,化為承載人文精神的寓言。鏡面與金屬肌理讓作品兼具現代與未來感,彷彿在時代與自然之間架構橋樑。《赤兔戰馬》承襲神話意象,賦予盔甲與獨角,象徵力量、靈性與守護。作品既讓人感受材質的堅毅,也引領思索文明與生態共存的可能,於當代喧囂中追問永恆的價值。 瞿倩梅:東方哲思的內在沉潛 「時間靜置如湖,層層堆疊的色彩潛入心底。」

旅法藝術家瞿倩梅融合東方繪畫的「靜觀」哲思與抽象語彙,以岩彩與大漆層層堆疊,構築凝固的時間斷面,呈現介於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精神風景。觀者在畫面前被邀請屏息凝視,進入內在冥想的深處。她延續東方山水的哲學底蘊,推進至當代視覺經驗,為人們開啟心靈安頓的場域。

姜 淼:能量與心靈的感知場域 「能量在光影中呼吸,心靈的紋理隱隱浮現。」 姜 淼以「語言的盡頭,就是藝術的開始」為創作信念,遊走於壓克力雕刻與油畫之間。她將點線面轉化為空間結構,使不可見的精神能量具象化。畫布上層層堆疊與刻除的痕跡,如同心靈紋理,記錄時間的流動,描繪能量的軌跡。作品帶有觸覺與空間感,引導觀者進入感知的場域,體驗自我與宇宙的對話,感受超越語言的共鳴。

《心流:在記憶與物質間的凝視》展現文化、自然與物質的共時實驗。王澤與施力仁喚起文化與生態的回望;瞿倩梅與姜淼則開展物質與能量的深層凝視。四位藝術家在差異中建構對話,引領觀者走過一段從熟悉到陌生、再回歸內心的旅程。 現代畫廊 Modern Art Gallery 展位 B22 將化為能量與心靈共振的空間,邀請觀者在此尋回寧靜與力量,並於記憶與物質之間,開啟新的凝視之路。

現代畫廊 | Modern Art Gallery
展位| B22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155巷9號B1
TEL + 886 4 23051217
E-mail smagtw@yahoo.com.tw
聯絡方式
SHIH I-Gina 0988-265426 04-23051217 smagtw@yahoo.com.tw
相關網站
  • 連結
活動時間
2025/10/24~2025/10/27
11:00~18:00
活動地點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展演一館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 活動地點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展演一館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 活動地址
  • 交通資訊
LIKAT LIKAT 城裡的那道光-都市原住民特展 回列表 第四屆《構圖‧臺灣》入圍者聯展
瀏覽人次 2646736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