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輯|鄒欣寧
起初,這個專題的名稱叫做「返田野」。但幾乎一開始,田野二字就註定成為一個被拋棄的詞彙。問題在於如何尋找替代字眼。
這個首先出現在人類學領域的詞彙,近來被大量挪用於包括藝術創作在內的不同領域。一如人類學家,藝術家去到一個地方,用零碎短暫的時間或大量長期的時間佇留於這個地方,不只觀察,而是跟著過起他人的生活,最終以此經驗為素材,完成(不一定)預定的目的性行動,也許是一部民族誌,也許是一個藝術創作。
選擇拋棄「田野」二字,正因為以上這段描述相對純淨的文字,無法完整映照出人類行動的複雜度,特別是一個具有藝術家身分和自我認同的人,究竟何時、因著哪些契機生起創作慾望和動力,而終於把他停駐的「地方」和「地方生活經驗」視為「田野」和「做田野」,當中種種千頭萬緒,可能連當事人也難以廓清。(因為政府有補助╱因為要寫論文╱因為受委託或邀請而申請╱執行,可能是相對容易指認的一種)
而田野的不適用於原住民藝術家,更在於他們經常選擇往╱返的,是自己所出身的部落。回部落跟去田野,做部落跟做田野,之於擁有原住民身分的人們,存在更多需要自我辯證的魔鬼細節。任何一個部落都不是單純的他方或家鄉,而不同身分所意味的權力階序和資源多寡,也無時不刻影響置身當代部落的我╱群關係。更不用提「田野」所帶來的倫理詰辯:將他人或他方視為素材時,如何謹慎處理掠奪、消費、「拿了就走」,以及資源和利益分配等問題。
選擇摘掉田野二字,並非從這些提問中脫身,而是把太容易導向目的性或其他想像的不適切標籤先移開,回到人和他們的行動上。三個社會身分不同的人:影像創作者、文學創作者、工坊執行長兼策展人,因著不同的機遇和動力前往╱返回自己的部落,在部落過生活或探尋過去的生活。他們選擇深入認識的是一個空間或地方:河流、耕地與山林,部落,隨之開展與他人的連結,而這些連結也持續與他們停駐經驗交織成一股動態關係,連帶也使「目的」或「結果」隨之浮動。
這一連串效應終將形成動盪和沖積。這個專題試圖捕捉當下的些許片段,作為與未來對話的紀錄,然而,其他有待凝視並提問的還包括了:「返」的行動怎樣帶動部落社群關係的重新塑造,身分和行動該劃分到怎樣的標籤下、孰為手段孰為目的……在已迭遭傳統和當代的鏡像反覆沖刷的原住民部落和社群中,這些動態的交織又將如何與整個台灣當代社會交互作用?
這個首先出現在人類學領域的詞彙,近來被大量挪用於包括藝術創作在內的不同領域。一如人類學家,藝術家去到一個地方,用零碎短暫的時間或大量長期的時間佇留於這個地方,不只觀察,而是跟著過起他人的生活,最終以此經驗為素材,完成(不一定)預定的目的性行動,也許是一部民族誌,也許是一個藝術創作。
選擇拋棄「田野」二字,正因為以上這段描述相對純淨的文字,無法完整映照出人類行動的複雜度,特別是一個具有藝術家身分和自我認同的人,究竟何時、因著哪些契機生起創作慾望和動力,而終於把他停駐的「地方」和「地方生活經驗」視為「田野」和「做田野」,當中種種千頭萬緒,可能連當事人也難以廓清。(因為政府有補助╱因為要寫論文╱因為受委託或邀請而申請╱執行,可能是相對容易指認的一種)
而田野的不適用於原住民藝術家,更在於他們經常選擇往╱返的,是自己所出身的部落。回部落跟去田野,做部落跟做田野,之於擁有原住民身分的人們,存在更多需要自我辯證的魔鬼細節。任何一個部落都不是單純的他方或家鄉,而不同身分所意味的權力階序和資源多寡,也無時不刻影響置身當代部落的我╱群關係。更不用提「田野」所帶來的倫理詰辯:將他人或他方視為素材時,如何謹慎處理掠奪、消費、「拿了就走」,以及資源和利益分配等問題。
選擇摘掉田野二字,並非從這些提問中脫身,而是把太容易導向目的性或其他想像的不適切標籤先移開,回到人和他們的行動上。三個社會身分不同的人:影像創作者、文學創作者、工坊執行長兼策展人,因著不同的機遇和動力前往╱返回自己的部落,在部落過生活或探尋過去的生活。他們選擇深入認識的是一個空間或地方:河流、耕地與山林,部落,隨之開展與他人的連結,而這些連結也持續與他們停駐經驗交織成一股動態關係,連帶也使「目的」或「結果」隨之浮動。
這一連串效應終將形成動盪和沖積。這個專題試圖捕捉當下的些許片段,作為與未來對話的紀錄,然而,其他有待凝視並提問的還包括了:「返」的行動怎樣帶動部落社群關係的重新塑造,身分和行動該劃分到怎樣的標籤下、孰為手段孰為目的……在已迭遭傳統和當代的鏡像反覆沖刷的原住民部落和社群中,這些動態的交織又將如何與整個台灣當代社會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