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113年12月24日
*本季會議由提名觀察人提名自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完成或展演之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完成/展演
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尤幹·尤勞 Yukan Yulaw
《Kapa計畫》尤幹·尤勞藝術展 |
2023.7.28-11.03 台北市 凱達格蘭文化館 |
尤幹·尤勞運用過往熟悉的帆布和塑膠繩持續編織,在這次展覽中一口氣編織出家屋、傳統服飾和部落風景,純熟的技術一覽無遺,而運用的「雙平結」來自媽媽的技藝。稀鬆平常的媒材透過編織重新組構,成為觀者窺探創作者生命經驗的特殊媒介,也成為他與家人的連繫。全作簡潔有張力,計畫作品之一的《烏來記憶》用塑膠繩以線成結,再以結為網,成為一條巨型的河流,似乎勾勒出當代原民的處境,現實世界的河流已經無法觸及,那就用現代材料造就一條屬於我內心的河流吧。
|
羅媛 maya' a taboeh hayawan 《nimon Sinbilan》 /al'alak kano' pinanra:anan 族語、地方與身體 新竹縣部落藝術場域建構計畫 |
2024.7.27 新竹縣 五峰鄉高峰部落 |
這是羅媛首次在自己老家(五峰鄉高峰部落)進行演出,演出場域是家族在五峰世代留下的梯田,為了演出重新整理的田地,也揉合著祖先開墾的痕跡。演出從遠方山裡的樹叢揭開序幕,那是過去祖先的遷移方向,羅媛背著竹簍,搬運梯子,勞動過程中牽動著紅、白、黑三色線材,踩踏著祖先走過的路,熟悉且沈穩的姿態揭示自己與家鄉的連結,哪怕只是因為駐村,這些都無妨,帶著祖先的語言和智慧,形同山裡來的傳訊者,疊合祖先的形象,留給現場每一位觀者一句話、一段聲音、一次認識賽夏的機會。羅媛這四、五年來返鄉學習,將語言、織布、歌謠、祭儀內化後透過肢體與環境互動進行轉譯,並試圖挑戰族群文化中的性別藩籬與禁忌,感受她的生命歷程進入下個階段,也呼應她對自己的期許,成為文化的傳遞者。 |
陳正 Massa Nikar 《水中的Nikar》 /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 |
2024.9.14-12.8 花蓮縣 花蓮文創園區第24棟 |
這是一組遺照,由一百張照片所組成母親的巨型遺照,陳正運用施工場合常見的「養生膠帶」建構出他聽聞有關母親故事的水中世界,被水沖刷的記憶,有關離開的記憶。觀者只能從側邊僅剩的縫隙進入,看似浪漫卻又感到一股窒息感,在被限制住的空間觀者不得不直視這些遺照,清潔工作、醫院、病痛、生活瑣碎、塔位,形構出母親Nikar在都市角落打拚的日常,阿美族女性脫離原鄉的寫實,並夾帶著隨時面對生命無常的準備。 遺像,看似預先準備好的紀念,背後是一段接受,逐漸走出空缺的過程,陳正直視了他與母親的關係,不管他們之間的矛盾是否已化解。這件作品或許是當代都市原住民普遍看見的風景,訴說著我們沒有原鄉的大山大海,只有失根和失語造就的離散經驗與難以言喻的情感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