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111年11月29日
*本季會議由提名觀察人提名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完成或展演之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完成/展演
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羅媛 Maya’ a taboeh hayawan 《ma' an Sinarak 腳步 》 /pa'inrowa'翻轉——賽夏青年 的迴返 |
2021.8.17-9.26 苗栗縣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 |
《ma' an Sinarak 腳步》為「pa'inrowa'翻轉——賽夏青年的迴返」展覽開幕時的現場行為演出。整場行為始自蜷伏於家屋樣品空間(約半坪大小)內的行為者身體,使人想起James Lnna的行為作品《人工製品》(The Artifact piece,1987),以一種帶有荒謬感的起手式,映照出「博物館」 文化空間與(正要起步追尋文化根源的)族群生命個體之間的矛盾情結。在滿室陳列的文物周遭,羅媛以沉重的喘息、腳步、拍打持續發出聲響,最終結束於樓梯井的行為與吟唱。博物館空間不再僅是文化知識的客觀載體,更成為一種對於內在連結的私密招喚場域。在「文化作為包袱」的隱喻中,掂量著其中那不可量測卻極度切身的重量。 |
Posak Jodian
《Misafafahiyan 蛻變 》 /海洋與詮釋者 |
2022.10.22-2023.1.15 台北市 本事藝術 |
《Misafafahiyan 蛻變》為Posak Jordian於2022年展開的影像拍攝計畫的初步成果。在《Lakec》與《Lakec_A Very Simple River》之後, Posak開始著手其有關部落阿姨們口中之「高飛的歌舞時代」的影像追蹤。《Misafafahiyan 蛻變》聚焦於現居於部落中的變裝藝人皓皓,包含一部16分鐘的動態影像與三張影像輸出,在卡拉OK伴唱帶的通俗化風格中,歌曲樂音與皓皓的日常生活空間(理髮廳與點唱歌廳)、對話、勞動、梳化、自嘲等畫面交織。曲目從「親情」、「來自異鄉的朋友」到「午夜的霓虹燈」,在族語歌曲的響起與暫歇之間,輕盈點綴了皓皓的生命自述與扮裝技藝。相較於(前兩部作品)伏貼著地理空間上的離散經驗所縫綴重建的遷徙敘事,在早期娛樂產業與部落流行文化的勞動背景中,《Misafafahiyan 蛻變》描繪出一道有關「拼裝自我」的生存技術與性別衍異的反擊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