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期:113年10月24日
*本季會議由提名觀察人提名自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完成或展演之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完成/展演
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哈拿‧葛琉 Hana Keliw
《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 |
2024.5.25-8.31 屏東縣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
來自都蘭阿美的哈拿·葛琉,以藝術家的感性構思聚集部落婦女共組編織工作坊,使共創作品成為一個發聲的載體,述說部落婦女的海女日常及海洋污染的困境,共創的過程不斷產生新的意義,以仍持續發展中的作品「潮間帶採集」而言,看見部落婦女們將日常生活實踐提煉成為美學展現的智慧結晶,而這正如同先祖們共同築屋的互助共好的精神,工作坊最終發展成「蘭調織女」的團體,指引出部落在面臨傳統與現代交匯時刻,一個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曲徑。
|
尼誕.達給伐歷 Nitjan Takivalit 《是那裏嗎?》 /2024 南迴藝術季 |
2024.8.22 台東縣 太麻里千禧曙光紀念園區沙灘 |
尼誕.達給伐歷來自西排灣達瓦蘭深山部落,兒時耆老告知有關光和祖先均是來自大姆姆山的傳說,然而長大後越過祖靈山來到土地的盡頭,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光遠在海的那頭。傳說在當代已因人的移動而發生了質變,可以是「出台灣說」的意旨,亦可以是「渡海來台說」的想像,作品沒有明說,但是鋼雕作品中父與子手牽著手凝望著大洋,提供了一個藝術美學所拉出的想像空間,帶給觀者思考原民世界過去與未來如何衍接的當代命題。 |
雷沙 達巴斯 《ROZIQ 雷沙 達巴斯個展》 |
2024.8.24-9.21 台北市 理善藝聚空間 |
「ROZIQ」源自部落傳統的菱紋圖騰,意謂祖先的凝視與保佑。展覽是原住民藝術家雷沙重返部落十年後的藝術實踐,經由親人的帶領下探究祖靈的精神意像元素如「ROZIQ」圖騰等,掘取代表榮譽、美麗象徵的擴耳、刺青等傳統文化,經由公仔製作、共織地毯等自由經濟市場產物,誠實的以現實主義方式,呈現都會原住民回歸部落文化根源的返復之路,由作品中看見一個傳統與現代文化並存的複雜身體,如何技巧的展現當代處境下一種族群復振的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