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前,有一群人以大海為路,隨季節風搭乘黑潮的浪湧,成功登陸島嶼。他們放下船槳,也暫時放下了航海的能力,如同鯨的祖先曾經踏上陸地,從此願意自廢武功,幡然重來。他們赤足踏過潮間帶、平原縱谷、山野溪澗,一但尋覓宜居的耕地,或開墾耕種,或採集...
亮黃色宣傳摺頁上巨大搶眼的視覺意象,是以台灣原住民16族的族語寫下的「看見」。以「複眼觀」為攝影展主題,交織繁複的觀點,展場中八個不同子題的攝影作品,搭配開幕當日的身體藝術與原創音樂的演出,都扣合著本次策展所欲突顯的—&mdas...
策展人呂瑋倫在空曠的展場中心,登上高空作業車,「嗶」一聲平台爬升至一層樓高。他拿起一根根長4公尺紅繩,仔細地繫於空中的鐵圈,每根紅繩都筆直下墜,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依偎,聚合成圓。垂直的紅繩細微地切割了後方螢幕中吹打陶笛的橫陳女體,隱隱撩動慾望,那是林安琪的《Pswagi Temah...
坐在太巴塱Kapah部落客棧前,說起「Atomo 阿美陶兒童美感夏令營」,主辦單位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原文會)文化行銷部副理曾瓊慧娓娓道來她的看見。來自不同地方、族群的學員們,從採集開始,接近土地與自然,透過文化體驗,走入祖靈屋,學習古調、巴拉告,認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