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這個策展計畫不要談太多知識或脈絡的東西,就是單純、直觀地看一個動作呈現出來的美感,或者甚至老派一點、古典一點,把身體當作一個美麗的物件來欣賞。」 陳豪毅過去在臺北從事文字工作、策展,並成立藝術空間,面對電腦打字生產展覽論述是常態;後來他到偏鄉擔任小學老師,埋首於教學...
「我喜歡波赫士寫的〈歧路花園〉,它讓我感到生命中每一條路都朝向不同的可能,各自發展,沒有對錯。」 古羅文君(Miru Xiumuyi)是新竹的泰雅族人,父親是來自中國湖南省的軍官,母親則是位小學老師,以及泰雅風情舞蹈團與稻草人舞團的創立者。自小都在臺南生活、成長的古羅文君,...
「我們不斷地耗費氣力,試著去釐清、去探問:什麼是『有』?什麼是『無』?可是會不會到頭來發現,其實有更多的時候,渾沌才是最自然的、變化多端而富有無限可能的狀態……於是,我們試著回到起點,一邊咀嚼著最後一篇故事:『如果生命註定無法清楚明晰,那麼它也自會有一...
傳統的原住民生活型態與大自然相連結,多以狩獵、捕魚、採集、山田燒墾作為獲取生活資源的方法,台灣自然生態的多樣化提供豐富纖維植物如苧麻、香蕉、黃藤、葛藤、藺草、崙山草、竹、月桃等,原民日常生活因而發展出眾多工藝種類如結繩、木雕、製陶、鞣皮、染織等。例如阿美族男性擅長的魚簍、魚筌、米...
來自不同原住民族、不同部落,這三個女人帶著各自的故事走進了「原舞者」,從此成為彼此生命中的旋律。相識將近三十載的他們,將再次攜手踏上舞台,唱出屬於他們,也屬於你我的歌。 從字形來看「三女」組成了「汝」字,《汝歌》,不正是三個原住民女子帶來的古謠精選嗎?但再深究他們三人的故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