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複審公告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表演創作徵件競賽 決賽競演資訊
      • 表演創作徵件得獎公告
  • 活動專區
    • 2025Pulima藝術節 | 家鄉在那路彎過去一點
      • 作品介紹|《在城市裡整經——pinakaitan》
      • ◎專訪|詹陳嘉蔚Djubelang Badalaq
      • 作品介紹|《織,造的邊界》
      • ◎專訪|尤幹.尤勞 Yukan. Yulaw
      • 作品介紹|《在哪裡的蝸牛》
      • ◎專訪|何晏妤 Naceku
      • 作品介紹|《rayrayrayray》
      • ◎專訪|Ihot Sinlay Cihek 卓家安
      • 作品介紹|《回·聲Sounds of Belonging》
      • ◎專訪|潘巴奈 Pan Panay & Baden Hitchcock 希貝登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複審公告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表演創作徵件競賽 決賽競演資訊
      • 表演創作徵件得獎公告
  • 活動專區
    • 2025Pulima藝術節 | 家鄉在那路彎過去一點
      • 作品介紹|《在城市裡整經——pinakaitan》
      • ◎專訪|詹陳嘉蔚Djubelang Badalaq
      • 作品介紹|《織,造的邊界》
      • ◎專訪|尤幹.尤勞 Yukan. Yulaw
      • 作品介紹|《在哪裡的蝸牛》
      • ◎專訪|何晏妤 Naceku
      • 作品介紹|《rayrayrayray》
      • ◎專訪|Ihot Sinlay Cihek 卓家安
      • 作品介紹|《回·聲Sounds of Belonging》
      • ◎專訪|潘巴奈 Pan Panay & Baden Hitchcock 希貝登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FEATURE

原住民演藝術市場專題系列
「如何我們,非關傳統」專題
 
跨國製作的合作經驗,重要的不只是創作合製的完成度,也不只是向彼此走近了多少,問題可能不在於我們是否能融合文化特色,或驗證「跨」的美感和移動活力,而更是要通過這類製作來反思,這群「我們」聚在一起所形成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可能。
Click

文藝事

2024【西林兒少美感生活創作營-上】土地篇:mseupu ta qmpah 大家一起來工作!

發配好人手一把農用香蕉刀,一群小人兒鑽進高過他們的苧麻田,準備採收。他們蹲下來,一手戴手套,一手拿刀畫過底部枝幹,像是森林小精靈,唰唰唰、唰唰唰⋯⋯一會兒田區像變魔法似地一乾二凈! 此時,耕吧園區註1內還有另一群精靈,正身著圍裙,手持椰子刀,前往樹薯的領地。只見老師把一叢雜...

文|歐陽夢芝 攝影|東room藝術工作室謝易陞
2024/11/08

2024【壽豐兒少美感生活創作營-下】共赴一場情感、美感與儀式感兼具的盛宴

每天下午的課程結束到晚餐之間,「第二屆兒少美感生活創作營」的學員會有一小時的休息時間,這時往往是主帶老師Yukan Yulaw和原文會團隊最忙的時候了!工作人員兩兩一組、有默契地把桌椅集中,再張羅誰去採麵包樹、誰來裝燈⋯⋯。這天,「女仕女事」還送來了稻草堆,Yukan要把採集來的...

文|歐陽夢芝 攝影|東room藝術工作室謝易陞
2024/09/27

2024【壽豐兒少美感生活創作營-中】豐田的熱情,融化了我們!

豐田,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地名,指的是花蓮縣壽豐鄉的豐山、豐裡、豐坪三村一帶。從前這裡是日本的官營移民村,有著棋盤式的工整街道。當初建村時,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引進結果率高的麵包樹,現在在人口漸漸流失的豐裡村,還有一株110歲的老麵包樹,依然兀立結果。走在豐田街區,爾偶還可瞥見移...

文|歐陽夢芝 攝影|東room藝術工作室謝易陞
2024/09/27

2024【壽豐兒少美感生活創作營-上】採集即是創作的開始

花蓮縣壽豐鄉溪口部落,一處苧麻田間的達魯岸(taluan)註1下,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從採集苧麻開始,到撥麻、刮麻,然後將粗糙的麻繩放在大腿上,用沁著汗的手掌來回搓捻著。小暑剛過,烈日炎炎,時間宛若遠山熟睡的雲,不動了,只有孩子埋頭摩擦的手未歇。在數不清幾次之後,原本雜亂的繩,漸漸...

文|歐陽夢芝 攝影|東room藝術工作室謝易陞
2024/09/20

從部落走向國際舞臺—原住民族表演藝術國際交流/共製(下)

所有的文化交流都是希望為下一步建立一個更穩定的平台(朱貽安2019),「臺澳藝術家駐村交流計畫」於2020年終止合作,但這並沒有讓當時一起駐村的臺、澳藝術家的交流停滯;《Gapu Ngupan》臺灣、澳洲原住民族表演藝術國際夥伴計畫,以下將以《Gapu Ngupan》國際夥伴計畫...

文|Dremedreman Curimudjuq 廖敏
2022/12/29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一頁
第 2 頁 / 共 9 頁
瀏覽人次 2650493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