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 首頁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竊取我們的傳統藝術形同剝奪我們的自主權!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 藝文特輯
    • 文藝事
    • 現身說
    • 藝術觀
    • 國際面
  • 藝壇人物
    • 藝壇人物
    • 國際網絡
  •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
      • 2025 Pulima藝術獎簡章
      • 2025 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 第一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二季提名作品名單
      • 第三季提名作品名單
    • 2025 表演創作徵件
      • 2025表演創作徵件初審入選名單
  • 活動專區
  • 媒體專區
    • 媒體報導
    • 精彩影音
  • 展演櫥窗
    • 藝文行事曆
    • 藝文活動登錄
  • 關於我們
    • 會員專區
    • 歷屆活動

竊取我們的傳統藝術形同剝奪我們的自主權!

馬雅織女發動集體智慧財產權法律戰
2018/01/05
文|林玉菁
連結
瓜地馬拉的織女們為捍衛、保護傳統智慧而走上街頭倡議立法。 AFEDES
在讀這篇文章前……
國內對於原民傳統智慧的保護剛上路,國外也有原民社群站上火線,對立法機構和舉著「道德企業」的跨國公司與時尚產業高聲疾呼,爭取保護集體智慧財產的權利。快來看看瓜地馬拉的馬雅織女們如何走上街頭,在倡議立法之際,連帶呼籲社會一同回溯原民社群被剝奪的歷史,一件織衣,千絲萬縷縫綴出一條轉型正義之路!
2016年5月,瓜地馬拉的馬雅織女決定將捍衛傳統織品與馬雅認同的戰線,從街頭延伸到憲法法院及國會。這一次,她們不再只是禮貌性勸阻;她們要求國家立法保護馬雅傳統織者的集體智慧財產權。
 
瓜地馬拉十八個不同馬雅語言社群的三十多個社區組織,在撒卡德培格茲婦女發展協會(Asociación Femenina para el Desarrollo de Sacatepéquez ,簡稱AFEDES)的帶領下發起這場運動。這群織者不僅點燃全國辯論,更在國際原民運動、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及智慧財產權法等領域引發關注。他們向國會提出一組法案,要求承認馬雅織者集體(特別多數為織女)為馬雅傳統織品huipile的智財權所有人。他們指出,竊取織品藝術形同另一種型態剝奪原民自主權。AFEDES織者、倡議主任同時也是法律系學生的安荷莉娜.阿斯普雅克接受Intercontinental Cry訪問時表示:「我們必須保護織品知識,如同保護固有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是族群自主的基礎之一。」
連結
AFEDES倡議者安荷莉娜.阿斯普雅克Angelina Aspuac向國會提出立法要求。 AFEDES
問題在哪?
對世界許多原民社群及傳統工藝社群來說,工藝製作是重要經濟來源,更是族群文化認同的重要象徵。「通常發生的是,我也親身經歷,外國人來此要一些樣品,拿回家後卻改用化學染及工業線(生產自己的成品)。」瓜國知名觀光區阿提蘭湖附近的有機織品合作社伊胥卡科花之家(Casa Flor Ixcaco)的織者黛爾菲娜.帕爾在接受Remezcla訪問時描述馬雅織者的困境。「他們宣稱自己也是手作,甚至有人宣稱是我們的作品。但他們通常只是拿一小塊樣品,再用機器大規模生產低品質產品。」

各地馬雅織者發現愈來愈多打著「道德企業」名號的跨國公司,任意取用馬雅織紋,一方面以大量生產的低劣產品充斥當地的觀光市場(導致花費數個月手織的作品不得不低價出售以維持生計),另一方面以異文化風情的設計取媚國際買家。然而保存、設計、紡出織品的馬雅織者卻只收到出售樣品的少許金錢。此外,有些公司甚至以馬雅織者照片為號召,製造購買產品就能幫助馬雅社群的假象。

反抗時尚產業任意盜用原住民紋樣,瓜國馬雅織者並非先例。坦尚尼亞馬賽人的傳統紋樣與文化,長期受到跨國企業挪用改製,包含LV、CK、Ralph Lauren、與捷豹汽車等。2013年馬賽人發起馬賽智慧財產權運動(Maasai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itiative,簡稱MIPI ),與專長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智財保護的非營利組織「Light Year IP」合作,透過法律協商保護馬賽品牌名稱與傳統紋樣。2015年墨西哥的米克斯族(Tlahuitoltepec Mixe)也指控法國設計師Isabel Marant 數次盜取傳統huipil圖樣設計,訴訟仍持續進行中。

目前最成功的抗議,莫過於2016年美國服飾品牌Urban Outfitters以百萬美金與美國原住民納瓦荷族(Navajo Nation)達成和解,以Navajo為名的全系列產品被迫下架,同時另與納瓦荷族簽訂授權契約。長達四年的訴訟中,除了《印地安人藝術工藝法案》(Indian Arts and Crafts Act)外,納瓦荷族更引用各種美國聯邦與州政府的商標法規,保護「族名、藝師、設計與生活方式」。

這一波原住民族傳統紋樣保護潮中,網路與智財法成為重要關鍵。瓜國當地的美籍旅行業者協助馬雅織者成立瓜地馬拉道德時尚組織(Ethical Fashion Guatemala),透過網路關鍵字及影像搜尋,援引美國1998 千禧年數位著作權法案(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簡稱DMCA),迫使Etsy、Google及Shopify等美國網站將盜用紋樣的商品下架。光是在Etsy上,就發現超過六萬四千件未授權盜用馬雅紋樣的商品。然而此舉並不受歡迎,進而引發更多爭議。
馬賽織女怎麼做?
不分世代一同走上街頭爭取權利的馬雅織女們。 AFEDES
馬雅人擁有久遠的編織傳統,對馬雅織者來說,編織是連結生者世界與祖先的神聖過程。每件織品都根源於馬雅宇宙觀,反映出社群共有的環境與文化知識,因此具有深厚的地緣關係。雖然西方資本主義的影響,導致年輕一代開始選擇不同生活方式;許多馬雅織者仍努力傳承織藝、織品中的口述歷史,期待為年輕人留下一線生機,讓他們不致於被迫偷渡美國尋找出路。

2015年,針對馬雅織女延續織藝及維持自主生活時所面對的挑戰,AFEDES進行了一連串社區評估程序,卻激發種族主義與歧視的熱烈討論。這些織女發現政府機構與法律體系中,原住民生活經常被犧牲,利益卻歸向他人。

「原住民婦女開始意識到自己如何受到國家體制剝削,特別是國家為了推動觀光,將馬雅婦女的形象商業化,卻絲毫不願提供任何支持體系,肯定鼓勵馬雅織女在維護傳統文化上的關鍵角色。」AFEDES倡議主任安荷莉娜.阿斯普雅克接受Thousand Currents訪問時解釋。

觀光收入是瓜地馬拉的生命線,瓜國、貝里斯與墨西哥恰帕斯省形成的「馬雅文明世界」(Mundo Maya)旅遊熱潮,更強化國家任意挪用傳統馬雅婦女形象,做為吸引觀光的幌子。實際上整個社會卻對馬雅人抱持強烈歧視。「國家受益於我們的織品,但我們仍受到強烈歧視。因為我們長得不一樣,看世界的方式不同,穿著也不同。」安荷莉娜說。

更諷刺的是,國家將馬雅織女轉換成觀光商品同時,也試圖抹去對馬雅人的血腥屠殺歷史。1960至1996年之間,瓜國陷入政府軍與馬克思游擊隊的激烈內戰。二十萬名死者與四萬五千名失蹤者中,絕大多數都是馬雅人。內戰高峰期,許多馬雅婦女更因身著傳統服飾,輕易成為屠戮暴力的目標。內戰結束後,馬雅人逐步重建族群認同時,再次面對新自由主義帶來的跨國時尚企業與國家觀光產業的剝削。

經過一連串內部論辯後,AFEDES決定採取前所未有的策略,向憲法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國會立法,保障馬雅織者的集體智慧財產權。2016年AFEDES向憲法法院提出訴訟後,法院隨即召開公聽會聽證。在這歷史性一刻,五百名馬雅織者由瓜國高地各區前往首都陳情;墨西哥的馬雅織者跨國前來聲援;相關新聞也透過社群媒體在原民運動、文資保護及國際智財法等領域發酵。

「我們原住民婦女首次成為全國政治主角,現在國家必須直接跟我們對話,清償歷史欠下的債,保護我們的織品、文化與認同。」安荷莉娜說。

憲法法院聽證後的十六個月,2017年10月作出判決,要求瓜地馬拉國會必須訂定法律,承認原住民織藝設計為原住民族的創作,並保護原住民織藝設計的集體智慧財產權。
「集體」智慧財產權的必要
連結
「這份宣告正是告訴企業,這些織品是有主的,主人就是住在這個社群中的馬雅人。」 AFEDES
現行瓜地馬拉智財法僅限於單一藝術家作品,將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歸於政府。這表示瓜國法律不承認原住民織者擁有著作人格權,因為織品被視為工藝,而非創作。如此困境不僅導致國家與企業任意挪用傳統織品設計符號,更經常無視織品在馬雅文化中的重要神聖象徵意涵。2011年瓜國時裝設計師Giovanni Guzmán將馬雅重鎮Chichicastenango的男性精神領袖傳統服飾,轉成環球小姐瓜國佳麗的服飾,引發馬雅人群起撻伐。

憲法法院判決後,AFEDES一方面在馬雅律師協會協助下,與國會的婦女、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推動修訂著作權法及產業法,承認原住民為織品設計的創作者,並加入集體擁有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另一方面,更在國際勞工組織第169號公約《原住民族與部落民族權利公約》(ILO’s Convention 169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and Tribal Peoples)的架構下,直接宣告集體擁有智慧財產權,啟動一套馬雅織者諮詢程序。

AFEDES所在的Kaqchikel馬雅鎮首先發出這份歷史性宣告,任何與此鎮或所屬部落有關的傳統織品及圖紋設計,都屬於Kaqchikel鎮的文化資產。因此任何想要使用這些設計的第三方,都需要透過諮詢織者取得授權。這些織者正是AFEDES的主體成員。根據169號公約,Kaqchikel馬雅織者及其原創設計是「群體社會文化認同、慣習傳統及組織機構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權利完整實現。」因此應該予以保護。

「這份宣告正是告訴企業,這些織品是有主的,主人就是住在這個社群中的馬雅人。」安荷莉娜接受The Fashion Law訪問時解釋,「他們想用,就來跟我們談。」

透過國際勞工組織公約架構,Kaqchikel馬雅人可以要求187個成員國,包含美國、英國、義大利、中國,以及許多低成本紡織品生產國如柬埔寨、泰國、孟加拉、緬甸及墨西哥,都必須遵守馬雅織者諮詢程序。同時也透過ILO的標準諮詢程序,簡化馬雅織者與企業之間的溝通。Kaqchikel馬雅人的宣告已激勵其他馬雅城鎮,預備跟進。

「這場政治戰爭中,馬雅織女用雙手爬梳政治絲縷,最終織就色彩鮮艷的huipile。大母神Ixchel的tocoyal(頭飾)在我們臉上閃耀出希望的光芒,因為我們的存在與聲音終於獲得尊重。」獲知憲法法院判決那一天,安荷莉娜說,法律抗爭的每一小步,都是勝利。


※資料來源:AFEDES、Thousand Currents、Toward Freedom、Remezcla、The Fashion Law、Truth-out、Intercontinental Cry

延伸閱讀.傳統智慧保護條例台灣篇.由此去:為什麼我們部落的傳統文化外人不能隨便用?

 
林玉菁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主修國際關係;英國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政大新聞系。曾任職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聯合會美洲區辦公室(巴拿馬)、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勵馨基金會及國際同濟會等。現專職口筆譯,重心為南亞中東專書翻譯與織品工藝文化交流,譯有《業的盡頭》、《榮耀之城.伊斯坦堡》,推動2018-19生命之樹國際工藝交流展。
一個藝術獎的可能性 回列表 「原住民藝術市場」存在嗎?
瀏覽人次 2429496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886 2 2788 1600 TEL:+886 2 2788 1600 +886 2788 1500 pulimafestival@gmail.com 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20號5樓